因为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
2023-08-31 15:35:49 来源:红河网


【资料图】

◎王若杰

每当有读者让我推荐我正在读的一本书或者是对我影响较深的一本书的时候,我脑海中一下子就会跳出费孝通的《乡土中国》一书。

多年来,《乡土中国》在我眼里是一本奇书。奇就奇在于我而言,有时它是一本工具书,我要时不时翻翻看看;有时它又像似灯塔,在我迷茫时指引方向;有时它还会像涓涓溪流,滋养我的心灵;更多的时候,我不去想它是一本什么书,我只是想读,因为它拓展了我的思维,丰富了我的知识面,它如一位智者,引领我去思索、去认识脚下的这片土地和我身边的人。

随着我对《乡土中国》的多次阅读,我终于能冷静地重新审视我记忆中的故乡、记忆中的土地。甚至可以说,《乡土中国》是一张带我回到过去的车票,书中讲述的乡村多多少少都能在我的故乡找到一点影子,这让我更热爱我的故乡,我们怎么认识我们的土地,是我们热爱我们土地的开始。

我手里的这本《乡土中国》再版于2008年10月,在我手里已经有近15年之久,尽管我很爱惜它,但经过我无数次的阅读,它的外表还是有了岁月的沧桑,好在它的内容一直让我常读常新。

费孝通在《乡土中国》重刊序言里写道:“这里收集的是我在40年代后期,根据我在西南联大和云南大学所讲‘乡村社会学’一课的内容,应当时《世纪评论》之约,而写成分期连载的14篇文章。我当时在大学里讲课,不喜欢用现存的课本,而企图利用和青年学生们的接触机会,探索一些我自己觉得有意义的课题。那时年轻,有点初生之犊的闯劲,无所顾忌地想打开一些还没有人闯过的知识领域。我借‘乡村社会学’这讲台来追究中国乡村社会的特点。”

在20世纪40年代动荡飘摇的岁月里,《乡土中国》首次发行,不足一年的时间内竟然获得13000册的惊人销量。 70余年后的今天,《乡土中国》仍高居畅销榜单。

《乡土中国》是费孝通于1948年出版的社会学巨作,展现了中国基层社会的面貌,被学界普遍尊为中国乡土社会传统文化和社会结构理论研究的重要代表作。它不仅展示了延续了千年的中国传统乡村的面貌,还抛出了后乡土社会如何寻找出路的问题。可以说,《乡土中国》不仅是我们认识乡土的途径,也是破局乡土的抓手,作为一名新闻记者的我,很多年来,每当我采写到涉及社会、特别是农村题材的作品,总会习惯性地先读一读《乡土中国》,再动笔。

中国人对土地有着一种近乎偏执的爱好,也可以说中国人是土地的儿子,从土地中生,在土地上长,最后回到土地中去。《乡土中国》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认识我们的土地的新视角,仅从这个角度来说,该书不可不读。中国人的生活,几乎绕不开乡土,关于中国乡土社会的研究更是一个复杂、广阔、论证纷纭的议题。20世纪30年代末,费孝通用了10年跨越中国南北、东西两半球,历经实地研究、国际交流、历史研讨。他深入过乡村,多年的乡村生活,使他对农村文化和社会结构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因为《乡土中国》不是费孝通的闭门造车之作,所以《乡土中国》对中国的社会分析得入木三分。一位顶尖的学者,用10年的时间深入乡村、研究乡村生活,不禁让我想起了艾青的诗: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费孝通笔力独扛,短短5万字展现了中国乡土社会的方方面面,我自知才疏学浅,不敢妄自评价此书,还请读者自己去书中体会真谛吧。

(责任编辑:袁潇楠 审核:卢秀丽)

上一篇:金秋

下一篇:最后一页

  • 为你推荐
  • 培训
  • 简历
  • 职场
x 广告

职业

专业

考研

x 广告